我院教师在化学和材料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者:赵继阳发布时间:2019-10-29浏览次数:1782

近日,我院胡应杰博士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合作在国际化学和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https://doi.org/10.1002/ange.201910617,发表了题为“All-Inorganic Perovskite Phase Rubidium Lead Bromide Nanolaser”的研究论文,胡应杰博士为共同一作。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最新影响因子为12.257,位列JCRQ1区。

铷铅卤化物(RbPbX3)是仅次于CsPbX3的一类重要的全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在光伏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其自身的不稳定性以及较低的容忍因子的限制,全无机钙钛矿铷铅溴化物(RbPbBr3)未见报道。实验表明,钙钛矿相RbPbBr3在室温下不稳定,易转变为光致发光非活性的非钙钛矿结构,论文阐明了RbPbBr3中钙钛矿-非钙钛矿相变的演化机制,并从理论上预测了钙钛矿相RbPbBr3的晶体结构、XRD图谱和能带结构。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论文采用双源化学气相沉积和退火工艺制备了钙钛矿相RbPbBr3。这种新型钙钛矿晶体可以作为增益介质和微腔,从而实现高Q值(2100)宽波段的(475-540nm)单模激光。本论文的工作为探索容忍因子、钙钛矿结构和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并进一步促进了它们在光电领域的应用。

2019年,胡应杰博士积极与外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在水的裂解、纳米药物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篇,一区,IF = 10.733),Nanomedicine1篇,二区,IF=5.005),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1篇,二区,IF = 6.361)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新型功能材料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