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介绍

“生活实验工学团”团队现有6名校内指导教师,负责人是陈昌云教授,主要成员有龙琪、赵继阳、朱媛、陈红、刘少贤。团队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8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等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各类书籍10余部,其中被SCI、EI收录60余篇;授权专利28项。获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研究类)三等奖。团队现有1名校外指导教师崔邑诚,金陵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南京市青年优秀教师。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是新课标苏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教师用书编写者之一。
“生活实验工学团”由具备良好实验教学素养以及大爱奉献精神的化学师范生及热爱化学教育的应用化学专业同学组成。团队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传承其“科学下嫁”的悠久历史,结合国家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化学联系生活的教育理念,面向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提供具有安全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数字化的生活实验,以提高公众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兴趣、创造思维,塑造科学素养,弘扬劳动精神。
“生活实验工学团”的愿景是拿着科学的火把为儿童引路;使命是以微实验之星,点燃儿童智慧创新之火;价值观是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时间、解放空间。
“生活实验工学团”的logo设计以硬币“coin”为原型。coin有创造的意义,“co”是合作的前缀,“in”加入进来,意味着不断创新与共同合作。同时“coin”的本意是硬币,为圆形,代表重视交流和合作,圆形也与太阳形状相同,意味着带去曙光,带去实验之曙光,点燃智慧创新之火。“microtry”意味着微实验;“try”,尝试、动手的意思,也是化学“chemistry”的后缀,代表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施化学实验。

指导教师团队

陈昌云,博士,教授,兼职硕导,江苏省333工程第四期、第五期第三层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骨干教师。
主要从事计算分析化学和新能源材料研究。获得中国食品科技协会科技创新一等奖和南京市人民政府优秀论文三等奖。2000年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0余篇;授权专利26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项。以第二完成人获2018年度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研究类)三等奖。指导学生获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创业大赛一等奖、挑战杯江苏省银奖。

赵继阳,博士,副教授,校学术骨干。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SCI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一区论文。主持完成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校级科研项目2项。2018年获得南京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授权发明专利2项。
研究方向:化学反应机理;绿色化学反应。

龙琪,教授,博士,主攻科学教育,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兼职硕导,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期刊或中文核心论文5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各类书籍10余部。指导学生获“微瑞杯”全国大学生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科普实验)全国一等奖1项、华东赛区一等奖1项;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获“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技能比赛一等奖1次、获江苏省师范生技能比赛一等奖2次。

朱媛,讲师,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
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urfaces and Interfaces、Catalysis Letters等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10余篇。负责学院参加省级或以上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学生的选拔与培训,作为主要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多次获江苏省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及其他赛事奖项。现主讲化工原理及实验课程。研究方向:功能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陈红,讲师,博士。主持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指导学生获“微瑞杯”全国大学生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改进实验)华东赛区二等奖1项、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化学组)二等奖2次、一等奖1次。

刘少贤,应用化学博士,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实验中心主任,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研室主任,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理事,南京市剧毒、易制爆协会常务理事。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指导学生参加“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技能比赛、江苏省大学生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大赛华东赛区等,多人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崔邑诚,金陵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南京市青年优秀教师。南京大学基础学科理科强化班本科毕业,保研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是新课标苏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教师用书编写者之一。担任班主任12年,备课组长14年,教研组长6年,化学竞赛教练,所带学生获得省一等奖人数过百。参与课题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带领教研组获得南京市优秀教研组,主持创建并优秀结项省级基地:立足学生高端成长的化学竞赛创新中心。
团队研究方向
主要面向公众(中小学生、大学生、学生家长等)开展生活实验科普宣传活动。一方面,通过活动能够学以致用,将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中小学实际教学情况结合起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发展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了解南京市一般中学的实验教学条件,同时锻炼实验教学技能。另一方面,中小学生通过亲手操作生活化学实验,认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科学兴趣,激发向往科学崇尚科学的积极情感。
2022年以前学生成果
团队教师指导学生获“微瑞杯”全国大学生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科普实验)全国一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技能比赛一等奖、江苏省师范生技能比赛一等奖、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创业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化学组)一等奖、挑战杯江苏省银奖等。指导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一区论文。近三年团队学生成功考研、考编、考公人数达十余人次。其中近两年考编成功的有:吴亚欣——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安琦——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紫东分校;朱子雄——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周兴宇——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赵琪——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初中;张春云——东海县培仁学校。考研成功的有:苗仕达——上海理工大学;张文浩——上海理工大学;刘煜——南京工业大学。
学科竞赛:
1. 2025年,俞诗灿、谢洁、王鸿强,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埃松杯”华东赛区竞赛,赛区二等奖,指导教师:陈红、陈昌云
2. 2025年,周兴宇,华文杯师范生技能比赛,全国二等奖
3. 2024年,刘心月、李念阳、周紫妍、韩灵、董欣怡、焦菊隐、时代、毛可欣、乐振、顾伟伟、周丽慧、王依璇、张雪、俞琴、杨雪,2024大学生创新大赛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未分类,校赛一等奖,指导教师:赵继阳、刘睿、石翛然、吴旭、汪静
4. 2024年,李响(21化师2),第十三届高校化学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二类B,国家级一等奖,指导教师:宋怡,赵继阳
5. 2024年,时代(21化师2),第十三届高校化学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二类B,国家级一等奖,指导教师:宋怡,赵继阳
6. 2024年,薛飞霞(21应化单招),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二类B,省级特等奖,指导教师:吴丞,朱媛,段海宝等
7. 2024年,郑阔(21应化单招),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二类B,省级二等奖,指导教师:朱媛,张进,王小锋等
8. 2024年,郑阔,刘文慧,崔宁(21应化单招),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二类B,省级二等奖,指导教师:朱媛,吴丞,张宇烽
9. 2024年,盛宇翔、薛飞霞、龚震、周叶钰、宋伟杰(21应用化学单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类B,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张宇烽,朱媛,吴倩卉,段海宝,郎雷鸣
10. 2024年,盛宇翔、薛飞霞、龚震、周叶钰、宋伟杰(21应化单招),华东赛区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类B,省级一等奖,指导教师:张宇烽,朱媛,吴倩卉,段海宝,郎雷鸣
11. 2024年,盛宇翔、薛飞霞、龚震、周叶钰、宋伟杰(21应用化学单招),江苏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类B,省级特等奖,指导教师:张宇烽,朱媛,吴倩卉,段海宝,郎雷鸣
12. 2023年,胡雅杰(20应化),刘宇(20应化单招),胡娜(20应化单招),康小宇(20应化单招),范星雨(20应化单招),“天正设计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类B,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张宇烽、朱媛、段海宝、刘少贤、吴丞
13. 2023年,胡雅杰,刘宇,胡娜,康小宇,范星雨(20应化、20应化单招),江苏省第十二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类B,省级一等奖,指导教师:张宇烽、朱媛、段海宝、刘少贤、吴丞
14. 2023年,胡雅杰,刘宇,胡娜,康小宇,范星雨(20应化、20应化单招),2023年华东赛区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类B,省级一等奖,指导教师:张宇烽、朱媛、段海宝、刘少贤、吴丞
15. 2023年,祁瑜雪(20化师1),第七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二类B,省级一等奖(化学组),指导教师:李丽,陈红、张敦林
16. 2023年,范星雨(20应化单招),第七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二类B,省级特等奖(化工组),指导教师:朱媛、吴丞、段海宝
17. 2023年,栾业婷(20应化单招),季慧敏(20应化单招),范星雨(20应化单招),“泰坦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赛区竞赛,二类B,省级二等奖,指导教师:朱媛吴丞胡应杰
18. 2022年,张学藤、李艳红、杨艳,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二类B,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朱媛、黄芳、张进
19. 2022年,顾李燕、朱天燃、周栋政,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二类B,国家级一等奖,指导教师:朱媛、吴丞、张进
20. 2022年,陈妍,“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二类B,国家级三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21. 2022年,陈妍,“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测试),二类B,国家级三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22. 2022年,汤颖,“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二类B,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23. 2022年,汤颖,“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测试),二类B,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24. 2022年,殷杰,“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二类B,国家级三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25. 2022年,殷杰,“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测试)),二类B,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26. 2022年,解雨欣,“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二类B,国家级三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27. 2022年,解雨欣,“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测试),二类B,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28. 2022年,施彩凤,“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二类B,国家级三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29. 2022年,陈科羽,“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测试),二类B,国家级一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30. 2022年,夏玉婷,“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二类B,国家级三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31. 2022年,夏玉婷,“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测试),二类B,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32. 2022年,赵涔辰,“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二类B,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33. 2022年,赵涔辰,“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测试),二类B,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龙琪
34. 2022年,韦梦瑶、张如婷、陈保欣,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微瑞杯”总决赛,二类B,国家级一等奖(科普实验赛道),指导教师:龙琪
35. 2022年,韦梦瑶、张如婷、陈保欣,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微瑞杯”华东赛区竞赛,二类B,省级一等奖(科普实验赛道),指导教师:龙琪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1. 2025年,一种新型mRNA疫苗递送系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项目负责人:张雪,指导教师:赵继阳
2. 2024年,微/纳碳材料设计、合成及其二噁英吸附性能,创新训练项目,省级,项目负责人:王敬陶,指导教师:陈昌云
3. 2023年,基于电磁感应的前处理方法应用于快速检测分析的研究,创新训练项目,校企合作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郝明丽,指导教师:陈昌云
4. 2023年,一种阳离子脂质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创新训练项目,校企合作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刘心月,指导教师:石翛然,赵继阳
5. 2022年,豆渣衍生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制备及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性能,创新训练项目,校企合作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冯格育,指导教师:陈昌云
6. 2022年,应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发展无金属催化的CO2转化利用反应,创新训练项目,省级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毛可欣,指导教师:赵继阳
考研:
1. 2025年刘煜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考编:
1. 2025年周兴宇(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赵琪(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初中)、张春云(东海县培仁学校)
可提供资源平台
1.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金陵中学龙湖分校等中小学实践学校;建邺区吴候社区等基层社区。
2.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生活实验工学团”被立为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2023年,“生活实验工学团”被立为南京晓庄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十佳团队。
参加要求
1.不怕苦,做事不拖拉。
2.喜欢做实验。
3.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擅长制作ppt、视频编辑、电子展板等。
4.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强。
5.有播音特长者优先录取。
联系方式
陈昌云 1514470185@qq.com
赵继阳 17746185@qq.com
龙琪 lqlqlq3@126.com
自我介绍的申请材料最好是视频或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