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保扎根现在 用绿色昭示未来
团队介绍

课题组共有4名老师,负责人为丁爱芳教授,成员包括吴晓霞、刘存丽、李婷。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环境监测与评价、水污染治理。近年来研究内容包括: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监测与修复技术研究、生物质炭对典型菜地土壤氮、磷等营养元素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水体重金属污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研究、高浓含盐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区域碳排放研究等。
团队成员主持与参与完成国家、市厅级、企事业委托项目20多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50多篇。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长江中下游山区森林植被恢复和重建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篇论文获南京市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丁爱芳,团队负责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市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方向带头人,南京市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土壤学会会员。
主持与参与完成国家、市厅级、企事业委托项目12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0多篇。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长江中下游山区森林植被恢复和重建技术》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篇论文获南京市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吴晓霞,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为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市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成员。主持与参与完成国家、省市厅级、企事业委托项目5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0多篇。

刘存丽,实验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与评价,市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成员。主持与参与完成国家、市厅级、企事业委托项目4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0多篇。

李婷,实验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治理,市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成员。参与完成市厅级、企事业委托项目3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6篇。
研究方向
01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监测与修复技术研究
在江苏、河南等省分别采集重金属污染土壤,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ICP-MS等方法测定土壤、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研究发现Pb、Cd、Cr在土壤和农产品中存在较高的含量,对这些金属在土壤-作物中的迁移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向土壤中施入钝化剂,利用钝化剂对重金属的吸附、沉淀、氧化还原、络合等作用,可钝化土壤重金属活性,降低重金属在作物体内的富集,实现土壤原位修复,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和见效快等优点,是中轻度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广泛应用的技术。钝化材料的筛选是钝化修复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关键。本团队筛选沸石、蒙脱石、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质炭等无机和有机材料对土壤重金属Pb、Cd、Cr的钝化效果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制高效、绿色环保的钝化修复剂。
02生物质炭对典型菜地土壤氮、磷等营养元素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高经济价值的蔬菜生产中,长期偏施氮磷钾等化肥,导致菜地土壤不断酸化,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氮和磷等大量淋失,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生物质炭是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在高温、缺氧环境中经热裂解过程形成的固体产物,具有较高孔隙度和较大比表面积,施用生物质炭可降低土壤的酸度,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增加土壤的保肥性和持水性,提高土壤氮素的有效性,进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加作物的产量。在氮素冗余的菜地系统中,研究生物质炭对菜地土壤氮库动态变化的影响,提高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氮素累积和损失。因此,本课题组通过模拟土柱、室内淋溶以及盆栽实验等,系统深入地研究生物质炭与典型菜地土壤发生作用后土壤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提出可行的菜地土壤营养循环调控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03水体重金属污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研究
通过制备筛选有机、无机材料,如改性生物质炭、纳米羟基磷灰石等,对废水中的Pb、Cr进行吸附和去除研究。通过水培实验,研究凤眼莲、金钱草等水生植物对含氮磷高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植物修复研究。

生物炭制备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机理研究 研究莫愁湖水体富营养化
04 高浓含盐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以高浓含盐有机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吸附法、Fenton 氧化法、光催化氧化等对高浓含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优选各种技术的处理工艺参数,使废水处理以后,实验盐分的回收利用。

高浓含盐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和回收盐分研究
05 区域碳排放研究
通过查阅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化石能源消费量、交通、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等,分析长三角地区碳排放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并通过模型预测未来碳排放趋势和碳达峰时间。
2022年以来学生培养情况
本团队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学科竞赛经验丰富,近三年来,指导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校级科研项目近10项,指导学生发表SCI论文1篇,申请专利3项,2022年获江苏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指导学生多次参加江苏省、南京市、学校竞赛,2022-2025年获得江苏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得北控水务杯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地区选拔赛一、二、三等奖10项。团队毕业生中7人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重点大学研究生,4人考取公务员和事业编。




论文:
1. 潘润(17环工),卜江平(19环工),丁爱芳*等.Mechanism of Removal of Hexavalent Chromium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Fe-Modified Biochar and Its Application[J]. Applied Science, 2022,12,1238.
2. 潘润(17环工),卜江平(19环工),丁爱芳*等.Effects of Rice Husk Biochar on Nitrogen Leaching from Vegetable Soils by 15N Tracing Approach[J],Water,2022,14.3663
1. 王哲、毛利莹、谢东栩(21环工)、杨海丽、张重远(22环工)、丁爱芳。一种河道拦污装置。 ZL 2023 2 3493673.9
2. 毛利莹(21环工),陆煜菲,钱丽洁(21环工),张晶亮,丁爱芳。一种针对设施农业可移动式等离子体室内环境消毒装置,ZL 2023 2 3461096.5
3. 白雨菲,张芯源,刘玮(19环工),丁爱芳,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浮油浮渣收集装置,ZL 2022 2 0853707.7.
学科竞赛:
1. 2024年,王哲(21环境工程)王乐乐(21环境工程)樊开君(22环境工程)夏心悦(23环境工程1)王徐玥(23环境工程1班),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类B,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丁爱芳
2. 2024年,朱轩逸(22环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AI+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化验赛,未分类,华东赛区二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钮志远
3. 2024年,朱洪刚(22环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AI+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化验赛,未分类,华东赛区三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钮志远
4. 2024年,杨睿(22环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AI+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化验赛,未分类,华东赛区三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钮志远
5. 2024年,李心慧(22环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AI+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化验赛,未分类,华东赛区三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丁爱芳
6. 2024年,朱轩逸(22环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AI+创新实践能力大赛虚仿赛,未分类,华东赛区三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钮志远
7. 2024年,杨睿(22环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AI+创新实践能力大赛虚仿赛,未分类,华东赛区三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钮志远
8. 2024年,李心慧(22环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AI+创新实践能力大赛虚仿赛,未分类,华东赛区三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丁爱芳
9. 2024年,张重远(22环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AI+创新实践能力大赛虚仿赛,未分类,华东赛区三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丁爱芳
10. 2024年,朱洪刚(22环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AI+创新实践能力大赛虚仿赛,未分类,华东赛区二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钮志远
11. 2023年,朱汉良、张金亮、张玉清、赵远皓、谢东栩(21环工)、陈煜菲、高心阳,“双良杯”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类B,省级一等奖,指导教师:张林、丁爱芳
12. 2023年,钱丽杰(21环工)、毛利莹(21环工)、沈时(20环工)、张金亮、魏义征、陈易忻、高倩(20应化单招),“双良杯”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类B,省级二等奖,指导教师:张文辉、丁爱芳
13. 2023年,蒋子寒(21环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未分类,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丁爱芳、吴晓霞
14. 2023年,王子豪(21环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未分类,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丁爱芳、吴晓霞
15. 2023年,王哲(21环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未分类,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丁爱芳、吴晓霞
16. 2023年,徐颖(21环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未分类,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丁爱芳
17. 2023年,谢东栩(21环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未分类,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丁爱芳
18. 2023年,水冰清(21环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未分类,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丁爱芳
19. 2023年,王哲(21环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未分类,省级二等奖,指导教师:丁爱芳、吴晓霞
20. 2023年,谢东栩(21环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未分类,省级一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丁爱芳
21. 2023年,徐颖(21环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未分类,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吴晓霞、丁爱芳
22. 2022年,白雨霏、张芯源、刘玮,江苏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类B,省级二等奖,指导教师:丁爱芳、王晓波
23. 2022年,卜江平、杨诗玥、高砾、康越城、李宗仁、李文宇,江苏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类B,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丁爱芳、钮志远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1. 2025年,硫铁改性生物炭(S/Fe-BC)对土壤镉(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创新训练项目,校级,项目负责人:钱澄,指导教师:丁爱芳
2. 2024年,水生植物与锁磷剂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耦合作用,创新训练项目,省级,项目负责人:张重远,指导教师:吴晓霞
3. 2024年,变“废”为炭,水清田肥-江苏农丰科技,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项目负责人:夏心悦,指导教师:丁爱芳
4. 2023年,活性炭改性及处理有机物-Cr(VI)复合污染废水效果研究,创新训练项目,校企合作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王哲,指导教师:丁爱芳
5. 2022年,不同改良剂对植物修复铬污染的影响研究,创新训练项目,校企合作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张芯源,指导教师:吴晓霞,丁爱芳
参与的科研项目:
1. 2024年,王牧宇,夏心悦,“钝化剂修复土壤重金属Pb、Cd污染横向课题”,指导教师:丁爱芳
2. 2024年,钱澄,雷哲伟,魏士杰,“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研究横向课题”,指导教师:丁爱芳
3. 2024年,蔡奕雯,“钝化剂修复土壤重金属Pb、Cd污染横向课题”,指导教师:丁爱芳
4. 2023年,张芯源,“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指导教师:丁爱芳
5. 2022年,李瑞,朱钰琦,王哲,“活性炭吸附处理有机废水研究”,指导教师:丁爱芳
6. 2022年,王雨晴,杨睿,朱洪刚,朱轩逸,马李璇,“水土流失区水环境生态安全指数研究”,指导教师:吴晓霞
考研:
1. 2025年,王哲 中国科技大学(环境工程)
2. 2024年,朱钰奇 江南大学(环境工程)
3. 2024年,李瑞 江苏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在职研究生)
4. 2024年,张芯源 暨南大学(资源环境)
5. 2023年,李文宇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环境)
6. 2022年,任国宇 广西民族大学(资源环境)
7. 2022年,任佳慧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环境)
考编:
1. 2025年,李瑞(雨花区城管局),贾高恒(上海青浦区水务局)
2. 2024年,周豪(宿迁生态环保局)
3. 2023年,周真君(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
可提供资源平台
课题组与南师大、上海交大、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联系和合作关系。团队经常组织学生与老师及科研人员交流,不断拓展学术视野,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团队毕业生中多人考取重点大学研究生、公务员、事业编,以及进入工矿和环保公司等企业工作。


联系方式
丁爱芳 41712773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