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10 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时间:2023-11-16浏览:1344

成员介绍

团队共有丁莹和宋洋2名老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水污染控制技术、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材料制备及其应用。

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等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校级科研项目4项,横向课题5项。指导学生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10项。曾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水利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质量评价协会科技创新奖,江苏省环保科技奖二等奖等。

丁莹,讲师,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环境工程专业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水污染控制技术、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等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得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江苏省水利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7年中国质量评价协会科技创新奖,2016年江苏省环保科技奖二等奖等。现承担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横向课题3项。指导学生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10项。

宋洋,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专业博士,环境工程专业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材料制备及其应用。

以第一作者在一区、二区等SCI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现承担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

团队研究方向

团队长期从事饮用水污染物控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内多个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含氮污染物在城市给水系统中转化机米制与控制原理,水利科技项目功能化活性炭负载纳米TiO2/流化床处理城市污水厂尾水的关键技术,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等。

针对介孔材料的孔径控制与结构调控、饮用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的行为和高效净化方法、典型污染物的控制等方面系统地开展了基础理论、技术原理研发和应用的全方位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物理化学分析技术和反应器原理,取得了具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a. 研究介孔材料改性商业纳滤膜前处理饮用水。研发的高效复合纳滤膜前处理技术,处理后的水样可以有效地检测出低浓度的有机氮含量,为饮用水有机氮检测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b. 针对饮用水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研究功能新材料,对于实际污染水体有机物,如腐殖质类及工业污染物,以二氧化钛为突破的高级氧化方法并进行了高效流化床反应器设计及模拟。

c. 以城市污水厂尾水为研究对象,选用光催化技术和稳定塘组合工艺对城市污水厂尾水处理后以达到工业工艺水的回用要求。主要设计光催化反应器、稳定塘以及探讨组合工艺对污水厂尾水的降解特性,对光催化材料进行改性以及对工艺工况点进行优化;

d.针对水体的分析问题,开发了新型吸附材料及其前处理设备,针对污染控制与应用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可提供资源平台

(1) 有较强的人员梯队、实验室支持及相关技术

申请人所在团队多年来长期从事相关方向的研究,团队以申请人及多名教师、2名在读博士生和10名在读硕士生所组成,在纳滤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2) 有装备精良的研究设备

南京晓庄学院科研条件完善,学校现有4个一级省重点建设学科、9个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建有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有优质的外部资源

团队成员与国内外的知名高校、院所及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如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goy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2022年以来学生培养情况

论文:

1.  Ying Ding , Yuqing Liu (刘雨晴,24环工) and Dong Liu. Effects of Surface Morphology on Mesoporous Silicon-Modifie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for High Rejection Performance. Membranes 2025, 15, 274.

2.  Ying DING, Dong LIU, Yulin WU(吴玉琳,19环工), Jiayi JIANG(蒋嘉仪,19环工).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high flux bactericidal composit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J]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ing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CMIAM 2022), 2022

3.   丁莹,薛雅文(23环工),张尹佳(23环工),章雨菡(22环工), 徐志超(22环工). MMA-co-ILS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改性及其抗菌性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4, 40(6):37-42. DOI:10.3969/j.issn.1009-7902.2024.06.006.

4.   丁莹,白雨霏(20环工),洪艺芯(20环工),黄颖(20环工),陈悦(20环工转本).改性聚偏二氟乙烯超滤膜的制备及抗蛋白质污染效能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006):039.

5.   吉栋梁;郎玉冬;丁莹;赵泽华;黄兆琴;庞舒蕾(19环工);程俊华.含氟污泥除杂工艺优选及机理分析[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23(9):143-149.

6.   谢东升;宋洋;丁莹;王耀彬;沈钰凡(19环工);赵云霞.电合成过氧化氢电催化剂的设计及进展[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15(6):741-757.

7.   吉栋梁;赵泽华;程俊华;黄兆琴;蒋嘉仪(19环工);丁莹.四步法含氟污泥制备酸级氟化钙及其中试研究[J].四川环境, 2022, 41(6):18-25.

8.   丁莹;吴玉琳(19环工);吴晶磊(19环工);庞舒蕾(19环工);秦臻(20环工转本).聚砜平板超滤膜的制备及改性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2, 38(6):33-38.

 

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1.   丁莹, 薛雅文(23环工), 嵇立凯(24环工), 刘雨晴(24环工). :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202511448832.4. 2025-10-11. 


会议:

1.   吴玉琳(19环工),蒋嘉仪(19环工)-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ing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CMIAM 2022), 2022, Xiamen, China 


学科竞赛:

1.   2022年,吴晶磊、庞舒蕾、吴玉琳、蒋嘉仪,江苏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类B,省级二等奖,指导教师:丁莹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1.   2025年,基于锰钴材料的生物传感器开发及其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创新训练项目,校级,项目负责人:薛雅文,指导教师:丁莹

2.   2024年,利用改性技术制备高效去除氟离子的超滤膜,创新训练项目,校级,项目负责人:徐智超,指导教师:丁莹

3.   2023年,有机-无机杂化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在DON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创新训练项目,校级,项目负责人:白雨霏,指导教师:丁莹 


参与的科研项目:

1.   2022年,陈妍,洪艺芯,黄颖,白雨霏,安然,陈悦,徐慧媛,殷洁,高效流化床处理含氟污水技术开发,指导教师:丁莹

2.   2025年,刘雨晴,嵇立凯,崔洋鸣,薛雅文,张尹佳,谢雨杉,润滑油的再生技术及应用效果技术开发,指导教师:丁莹 


考研:

1.   2023年,蒋嘉仪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沈钰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工程)

2.   2022年,王紫玥 江苏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

3.   2021年,朱云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

 

考编:

1.   2023方润泽(杭州富阳生态环境局)

 

联系方式

丁莹 xiaozhuangdy@126.com

宋洋 songyang@njxzc.edu.cn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