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介绍

团队现有5名老师,负责人为曹建军教授,成员包括黄晴、赵天成、李金莲、杨淑华。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全球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极地冰川、冻土水热过程及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等。
团队成员具有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前沿项目研究经验,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1项,横向课题8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

曹建军,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维也纳技术大学大地测量与地理信息系微波遥感研究小组访问学者,2015年4月至今,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为DEM黄土地貌数字地形分析、微波遥感土壤湿度降尺度。主持和参与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横向项目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发表SCI国内外学术论文20余篇。

黄晴,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技副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模拟、三维GIS及在城市绿地碳汇核算、森林碳储量监测等方面应用研究等。
参与全球变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一作及通讯作者论文7篇。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各3项,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

赵天成,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极地冰川遥感、无人机遥感等。
参与多个国家重大专项和极地专项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课题4项。曾4次赴北极、1次赴南极参加科学考察工作。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指导多个学生团队在“互联网+”等竞赛中获奖。

李金莲,讲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遥感应用等。
参与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1项,主持和参与各类横向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5篇,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杨淑华,讲师,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气候变化、寒区环境、冻土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算法等。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面上项目1项,参与撰写著作1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曾多次参与青藏高原野外考察工作,获得全国高校GIS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校级优秀课堂比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大创项目2项、学科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省级测绘优秀毕业论文1项、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多项。
前沿的研究主题
1、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模拟及对气候变化响应

Figure 1: Correlation of GPP (A) with temperature (B) precipitation (C) and downward surface shortwave radiation (D) from 2009 to 2018.
2、微波遥感土壤湿度降尺度

Figure 2: The spatial CCI_SM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seasons during 1991–2019.
3、极地冰川监测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Figure 3:Observation and modeling of Dalk Glacier(DG), Antarctica:(a)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DOM of DG;(b)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DEM of DG;(c)Surface water system of DG;(d-e)Simulation of the ice rumple system at the bottom of DG.
4、冻土水热数值模拟

Figure 4: Variations in the observed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STC) (black line) and STC simulated by CLM5.0 with nine STC schemes at 5 cm soil depth at the QT03 (a) and QT04 (b) sites. The shaded and white areas represent the thawed and the frozen periods, respectively.
独特的野外经历
宽松的学术氛围

丰富的团队成果


2022年以来学生培养情况
团队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在内的国家学科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近1年来,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发表一作SCI论文1篇;获得国家级大创1项,省级大创1项,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省级测绘地理信息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3篇,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资助4名学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3名学生与老师一起赴黄土高原以及呼伦贝尔参加野外科考;3名学生考上2024年硕士研究生。
论文:
1. Dong H H(18地信), Huang Q*, Zhang F Y, Lu X H, Zhang Q, Cao J J, Li N. Path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hrough land use pattern optimization under future scenario of multi-objective coordination.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2, 10, 2273.
2. Wang Y(18地信), Cao J*, Liu Y, et al.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soil moisture variation in the Jiangsu Water Supply Area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using ESA CCI data[J]. Remote Sensing, 2022, 14(2): 256.
会议:
1. 顾凌杰(21地信),第二十二届全国生态学大会,2023,北京,中国。
2. 杨勇杰(20地信),中国青年地学论坛,2023,武汉,中国。
3. 沈琛烨(21地信),全国首届信息地理学大会,2023,苏州,中国。
学科竞赛:
1. 2024年,刘怀羽(21地信)顾凌杰(21地信)姚毅力(21地信)徐峻扬(21地信),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一类B,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赵天成、李栋梁
2. 2024年,谭靖雯(23地信)倪彤彤(22地信)闻雨阳(23地师)陈梦蝶(24地师),第九届江苏省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二类B,省级二等奖,指导教师:黄晴、韩艳红
3. 2024年,闻雨阳(23地师)陈梦蝶(23地师)刘睿(23地师)沈琛烨(21地信),2024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二类B,国家级三等奖,指导教师:黄晴、韩艳红
4. 2023年,顾凌杰(21地信)、姚毅力(21地信)、厉晓晴(20地信)、李然(20地信),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二类B,国家级一等奖(遥感应用组),指导教师:黄晴、朱莹
5. 2023年,顾凌杰(21地信)、厉晓晴(20地信)、李然(20地信)、姚毅力(21地信),第八届江苏省高校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二类B,省级一等奖(创新设计类),指导教师:黄晴、李金莲
6. 2023年,潘浩洋(22地信)、张雨田(22地信)、曹冉(22地信)、丁成建(21地信),第八届江苏省高校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二类B,省级二等奖,指导教师:杨淑华、李栋梁
7. 2023年,陈鑫(21地信),沈琛烨(21地信),冯子耕(21地信),石雨希(21地信),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二类B,国家级三等奖(遥感应用组),指导教师:曹建军,李栋梁
8. 2023年,向欣欣(20地信),樊旭东(20地信),杨思颖(20地信),屈莘航(20地信),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二类B,国家级三等奖(地理设计组),指导教师:黄晴,李金莲
9. 2022年,晏子钰、胡许菲、杨勇杰、周洁蓉、陈弘媚、林欣丽、陈天琪、胡嘉盈、阮文曦,江苏省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二类A,省级三等奖,指导教师:赵天成
10. 2022年,耿琳、张心怡、管亦杨、谢有海,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二类B,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黄晴
11. 2022年,陈虹媚、胡嘉盈、陈天琪、张佳芊,江苏省高校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二类B,省级一等奖,指导教师:赵天成
12. 2022年,刘佳、樊旭东、耿琳、管亦杨,江苏省高校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二类B,省级一等奖,指导教师:黄晴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1. 2025年,基于机器学习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未冻水时空演变模拟研究,创新训练项目,省级,项目负责人:倪辰天,指导教师:杨淑华,朱璐瑶
2. 2024年,基于空地协同激光雷达的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研究,创新训练项目,省级,项目负责人:唐启莹,指导教师:黄晴
3. 2023年,基于深度学习的国产卫星遥感镶嵌图制作关键技术研究,创新训练项目,省级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姚毅力,指导教师:赵天成
4. 2023年,基于深度学习的南京市地下管网病害探测研究,创新训练项目,省级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张雨田,指导教师:杨淑华,肖晖
参与的科研项目:
1. 2024年,王欣语,褚蕙羽,厉晓晴,“横向课题《眉山天府新区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结构参数反演与碳汇估算》、安徽省实景地理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江淮地区典型城市植被碳同化能力评估》”,指导教师:黄晴
2. 2023年,薛贵心,“上虞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指导教师:黄晴
3. 2023年,姚毅力,顾凌杰,胡嘉盈,刘怀羽,杨勇杰,“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南极冰盖溢出型冰川表面裂隙特征研究”,指导教师:赵天成
4. 2022年,顾凌杰,姚毅力,李然,“城市二三维一体化GIS系统开发及生态环境监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指导教师:黄晴
5. 2022年,厉晓晴,耿琳,刘科金,“上虞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指导教师:黄晴
考研:
1. 2024年,厉晓晴,河海大学(GIS)
2. 2024年,沈琛烨,西南交通大学(GIS)
3. 2024年,陈鑫,山东科技大学(GIS)
4. 2024年,姚毅力,成都理工大学(GIS)
期待你的加入
如果你热爱大自然,热爱地学研究,能积极主动思考,敢于走上舞台,那么,加入我们团队吧!
黄晴50086170(QQ),huangqing@njxzc.edu.cn



